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
利率預測多此一舉 三輪量寬意在美元
投資者日記 畢老林
1月26日,周四。隨着貝公東風一送,明言超低利率可期延續至2014年底,港股龍年紅盤高開,且能升住嚟收,恒指全日漲328點,報20439點。頭炮,總算打響!
聯儲局聲明發過,貝南奇記者會也開過,從股債歐羅金價四者皆升可見,投資者非但對超寬鬆政策持續多兩三年已無懸念,QE3事在必行亦漸成市場共識。美國央行會後首次把決策者對息口去向的展望公告天下,且確認通脹目標為2%,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增加政策透明度促進溝通,惟從種種迹象看來,這一系列新措施,無非為了使聯儲局透過零息政策和量化寬鬆刺激經濟合理化。
促進溝通門面工夫
令老畢百思不得其解的是,聯儲局把決策委員對息口的預測公諸於世,且與局方對美國經濟的展望肩並肩一起發布,決策者對利率的預期將隨經濟狀況而變這一點,應該彰彰明甚。如果老畢這種理解離事實不遠,那等於承認眾委員對通脹、就業以至GDP增長難以說準,而公開市場委員會內部對經濟與利率看法並不一致【圖1】。換句話說,透過決策委員對首次加息適當時機的各自表述,配合按最新數據調整更新的經濟預測,政策透明度增加與否尚在其次,從聯儲局的立場出發,以利率預測取代在議息聲明中白紙黑字為超低息延續多久許下「承諾」,新措施可為當局引入更大的施政靈活性,不言而喻。
自縛手腳所為何事
然而,實際情況並非如此。聯儲局不僅沒有在議息聲明中刪除延續超低息政策的字眼,且把期限從2013年中延長至2014年底,意味近乎零的利率水平至少將持續多十八個月。如此一來,不論決策諸公相信最快2012抑或2016年加息,也不管經濟狀況今後數季出現什麼變化, 2014年底前息口維持不變已寫在牆上,「利率預測」豈非為做而做,畫蛇添足多此一舉?
聯儲局最新經濟展望顯示,美國2012年GDP增長率,從去年11月預測的2.5%至2.9%,下調至2.2%至2.7%;通脹率(以個人消費開支〔PCE〕物價平減指數為準)由1.4%至2%,下調至1.4%至1.8%;失業率則從8.5%至8.7%,降至8.2%至8.5%。
換句話說,在決策者眼中,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脹皆面對下行風險;失業率雖略有改善,但仍處於不可接受的高水平。聯儲局向以維持物價穩定和促進充分就業為二大政策目標,此刻兩者皆未達標,收緊政策條件並不存在,毋須央行通過對超低息政策延續時間的承諾體現。然而,聯儲局在引入利率預測這項新措施之餘,卻不順勢把超低息有效期的承諾束之高閣,藉此為施政增添靈活性,反而自縛手腳,把期限延長一年半。在以增加透明度為名的門面工夫一一做過後,聯儲局推出新一輪量寬刺激經濟勢所難免。
值得注意的是,美國經濟中就業、樓市、進口等環節近期皆有優於市場預期的表現,美股標普500指數股價高於50天線股份比率升至86%,惟過去兩年絕大部分時間跟標普指數同升同跌的歐羅(兌美元)滙價,自歐洲央行去年底透過LTRO向銀行「放水」接近5000億歐羅以來,兩者相關性已大為減弱。可是,聯儲局周三公布議息結果後,歐羅一舉升穿1.31美元水平【圖2】,QE3箭在弦上這個因素,在滙市中迅速反映。
老畢上次談論歐美央行資產負債規模消長,不過是半個月前的事,其時聯儲局相對歐洲央行的資產負債比率為1.08(數字愈高意味美國相對歐洲資產負債表擴張步伐愈快,反之亦然)。聯儲局本月會議並未宣布新一輪購買資產計劃,惟市場深信QE3最快3月、最遲4月便會面世。假設其他因素不變,這種資產規模上的消長,有利好歐羅利淡美元之效。然而,必須謹記的是,歐洲央行將於2月29日推出第二輪LTRO低息貸款,倘若金額超出市場預期,相關比率將再次出現變化。
最終得益是黃金
聯儲局在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有漸入佳境、美元美股偏穩的形勢下,不惜犧牲施政靈活性,作出等同於今後三年內不加息的承諾,同時在市場中引發QE3事在必行的預期,除了反映決策者對經濟復蘇信心不足外,暗地裏也許還有藉推低美滙刺激出口振興本土製造業之意。
議息聲明發表發,非但歐羅兌美元突破1.31水平,美滙指數亦下試79邊,意味QE3尚未正式登場,市場已率先作出反應。
歐洲美國你追我趕,或正面或「走後門」施行量寬,最終得益的必是黃金!
[全文完]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